香港有不少人鍾情高爾夫球這項運動,而它亦是少數有專屬保險的運動。別以為打高爾夫球毋須身體接觸就不會受傷。事實上,高爾夫球和很多其他運動一樣,若姿勢不對,很容易導致身體受傷甚至誤傷旁人。消委會在 2019 年就檢視過本地 12 份高球保險的保障。今天,我們快而保就會比較市場上高爾夫球保險的保障範圍及索償限制。
- 高爾夫球保險保障範圍
- 如何比較不同的高球保險
- 常見問題
高爾夫球保險保障範圍
-
第三者責任賠償
-
個人意外賠償
-
一桿入洞賠償
-
高爾夫球設備保障
-
私人財物保障
-
住院賠償
如何比較不同的高球保險
留意投保年齡及索償條件
部份高爾夫球保險設有年齡上限及下限,或者列明指定歲數(例如 66 歲或以上)的受保人只能獲得半數賠償。
留意不受保項目
不少人都會帶子女學習高爾夫球,但要留意並非每一份保險都適用於受保人子女,例如子女在球場上導致他人受傷、損毀他人財物或遺失自己的財物,都屬於不保事項。而如果選擇購買家庭計劃,記得留意提供給子女的保障範圍及賠償額是否足夠。
留意會否加入自負額
某些高爾夫球第三者保險規定投保人須自行承擔每宗 500 至 1,000 元不等的索償自負額,餘數才會由保險公司賠償。
留意賠償限制
根據高爾夫球的傳統,若幸運地一桿入洞,球手需要到會所宴請所有人作為慶祝。雖然保險公司設有「一桿入洞」賠償來保障受保人,不過要留意某些保險在這方面設有限制,例如規定球場須有 65 桿或以上、相關球會要有 18 球洞或標準桿數多於 68 或 72 桿。慶祝地點亦只限於球會會所,以及只限於入洞後 7 日或 30 日內。